西部声音|90 后治沙工程师李挺:用创新守护家乡的绿色奇迹2
发表时间:2024-05-20 10:00 库布其沙漠,中国第七大沙漠,曾被喻为不可治理的“死亡之海”。然而,在这里长大的李挺,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毅然投身于治沙事业,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家乡的深情。 李挺的父亲李四旦是库布其老一辈的治沙人,受父亲的影响,2014 年大学毕业后,李挺以一名测绘员的身份投入到库布其治沙之中。测绘是治沙工程的“排头兵”,也是最艰难的工作。初入沙场,李挺面临着诸多困难,一整天走下来,衣服都板结硬住了,拿手一搓盐粒就能掉下来。尽管如此,他在这里一干就是四年,在此期间,他完成了 240 多万亩沙地的数据整理,为治沙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有一次,在进行一片沙地的测绘时,车辆突然陷入沙坑无法动弹,李挺和同事们想尽办法,用木板、石头等各种物品垫在车轮下,花费了数小时才终于将车弄出来。但他们没有因此而放弃,继续坚持完成了测绘任务。 在治沙过程中,李挺带领团队不断开发沙漠种地新方法。比如在一个项目区,他们尝试使用“微创水汽植树法”,利用高压水枪迅速冲出一个小洞,然后快速将树苗插入,仅需 10 秒就能种下一棵树,大大提高了植树效率。他们在这片区域种下了数万棵梭梭树,看着树苗一点点扎根生长,李挺心中满是成就感。 他们还升级了光伏立体治沙模式,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在一个光伏治沙基地,李挺和团队精心规划,合理布局,让太阳能板下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种植的甘草等植物长势良好,养殖的家禽也茁壮成长。 沙窝窝里也有“国际范儿”,现在李挺和他的团队不止治沙,还在探索向多元化产业延伸。其中,沙漠“战斗鸡”是当地一种富有创意的新型治沙方式,这些鸡不仅能够疏松土壤,提供天然肥料,还能捕食害虫,可谓一举多得。他们在一片治理后的区域投放了大量的鸡苗,看着小鸡们在沙地上欢快地奔跑觅食,李挺知道这又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他们尝试种植不同类型的植物,从最初的草籽和沙柳,到现在引进的四翅滨藜,更值得期待的是在两到三年后,他们计划在现有植物上嫁接肉苁蓉,为整个产业链带来新的利用方式。 李挺的创新精神和对家乡的深情,使他成为库布其沙漠治沙事业中的杰出代表。他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奋斗与坚持,也为其他地区的生态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在他的努力下,库布其沙漠的绿色奇迹正在延续,为家乡和世界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可能。 李挺的治沙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微创水汽植树法:将挖坑、浇水、植苗、覆土四道工序合为一体,提高了植树效率。 2.光伏立体治沙模式: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最大化发电量,并实现多元化产业发展。 3.种植新植物:尝试种植不同类型的植物,如四翅滨藜,并计划在现有植物上嫁接肉苁蓉,以实现产业多元化和资源全面利用。 4.发展新型治沙产业:如沙漠“战斗鸡”养殖,既能疏松土壤、提供天然肥料、捕食害虫,又能带来经济效益。 5.科技应用:如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进行治沙。 图片来源:综合整理 编辑:斯诺 排版:斯诺 审核:文竹 实时播报,关注民生 投稿:gaojian@xibunews.com 如有不实,侵权请联系作者 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转载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发布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内容的真实性。https://xibunews.com/h-nd-1210.html
|
2024-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