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人物|“瓜奶奶”吴明珠: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2
发表时间:2024-05-29 08:30 ![]() 当吴明珠投身于甜瓜研究时,她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困难。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科研资源相对匮乏,但她毫不退缩,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在这片领域中默默耕耘。 她的足迹遍布了广袤的瓜田,每一株瓜苗都仿佛是她的孩子,她细心呵护、精心培育。为了建立新疆瓜的资源档案,吴明珠和同事们用3 年时间走遍了吐鲁番盆地的 300 多个生产队,一块瓜地一块瓜地调查,从收集的 100 多份资源中整理出 44 个品种。她系统选育提纯了红心脆、香梨黄、小青皮等近 30 个新品种。这些品种具有口感鲜美、品质上乘、适应性强和抗病能力强等特点,为新疆瓜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加快甜瓜的培育进程,她开创了“南繁北育”模式,即在夏秋季节在新疆进行研究和选育,冬季则到海南进行加代繁殖和选育。这种模式大幅缩短了新品种的培育周期。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失败,吴明珠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她成功培育出了诸如“皇后”“芙蓉”等一系列优质的甜瓜品种。以“皇后”甜瓜为例,它具有甜度极高、口感细腻、汁水丰富的特点,并且在各种环境下都能较好地生长,大大提高了甜瓜的产量和品质。“芙蓉”甜瓜则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出色的抗病性脱颖而出,为瓜农们减少了病虫害带来的损失。这些品种不仅口感鲜美、品质上乘,而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她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甜瓜产业的发展,使无数的农民受益,为农业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吴明珠的努力,实现了西瓜、甜瓜一年三季的种植,让瓜农们的产量大增。她所育甜瓜、西瓜品种在新疆及全国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数百亿元。其中,她培育的“皇后”蜜瓜品种,在新疆及其他地区广泛种植,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同时,她还填补了中国冬季不能生产哈密瓜的空白。 吴明珠的贡献不仅仅在于科研成果,还在于她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她深知,事业的发展需要后继有人,因此,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的科研工作者。在她的指导下,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甜瓜研究人才茁壮成长,为我国甜瓜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除了在科研领域的卓越成就,吴明珠的精神品质也令人敬仰。她一生淡泊名利,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甜瓜研究中。她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她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成为激励无数人前行的榜样。 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吴明珠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她将我国优秀的甜瓜品种和技术推广到世界舞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可中国的农业成就。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增进国际间的农业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从风华正茂到耄耋老人,吴明珠一辈子只为一件事。她放弃留京,主动请缨赴疆,辞官种瓜;她谢绝“院士楼”,甘居陋室,与瓜田相伴数十载。今年94岁高龄的吴明珠,罹患阿尔茨海默病13年,已经认不出子女,初心却依然根深蒂固:时不时嘟囔着“瓜该授粉了”,一提到瓜,眼神立刻就亮了……这一切,足见她对这份“甜蜜事业”的赤诚热爱和忘我付出。中国并不是全球甜瓜起源中心,然而在以吴明珠等为代表的专家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下,今天,我国已是世界最大的西瓜生产国和消费国。 可敬的人,可爱的事,总是一脉相承。吴明珠是新中国成立后西南农学院招收的第一批学生,与她同期走出来的同窗校友,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蚕学遗传育种专家向仲怀等。吴明珠的丈夫杨其祐,与她一起驻扎戈壁滩,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祝贺妻子的甜瓜新品种审定获得“三连冠”。在学术界垦荒、在大地上躬耕,这是一代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缩影。今天我们的丰衣足食,离不开这些可敬可爱的老一辈科学家,他们将才华和热情倾注到脚下这片热土,不畏艰苦、无私奉献,用言行深刻诠释了科学家精神。 “瓜奶奶”为我们带来的不只是舌尖上的享受,她“不辞辛苦行、换作他人甜”的奉献精神,将激励新一代奋斗者,将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发展的步伐里,为祖国和人民奉献更多的甘甜。 图片来源:综合整理 编辑:斯诺 排版:斯诺 审核:文竹 END 实时播报,关注民声 投稿:gaojian@xibunews.com 如有不实,侵权请联系作者
真开心!这么好看的你关注了我 来个“分享、点赞、再看” 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转载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发布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内容的真实性。https://xibunews.com/h-nd-1376.html
文章分类:
文旅
|
2024-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