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贸“新三样”,合计出口破万亿1
发表时间:2024-01-19 12:15来源:西部时报 ■本报撰稿人 张芳烈 服装、家具和家电曾经长期是我国出口商品的主力。但盘点2023年,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出口大幅增加,也因此被称为外贸“新三样”。 数据显示,外贸“新三样”在2023年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同比增幅为29.9%。 事实上,新三样在外贸方面的强势发展,在前几年就已经有所显现。 2021年、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连续突破200万辆、300万辆大关。 其中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340万辆,同比增长55%,并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 到了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的成绩,正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梳理外贸“新三样”在出口方面的强势表现,不难发现,正是在国家“双碳”战略的指引下,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赶上了全球范围的能源转型,从而实现了产业大爆发。 首次成为全球第一汽车出口国 1月中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3000万辆,创历史新高。 在这其中,中国汽车出口达到491万辆,同比增长57.9%,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汽车出口大国。 值得一提的是,出口对汽车总销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7%。 这意味着中国汽车正在像中国家电、手机、高铁、盾构机一样,成为“中国智造”的新名片。 2023年,上汽、奇瑞、吉利2023年新车出口量为109.9万辆、92.5万辆和40.8万辆。 重要的一点还在于,随着中国汽车出口大幅增加,也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海关数据显示,中国汽车零部件同期出口额达到877亿美元。 这也表明,中国汽车产业链的韧性得到显著增强。 尤其是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的汽车行业芯片短缺问题,中国车企在工信部等部委指导下,通过协同产业链已经基本解决了这个难题。 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方面,中国更是成为全球第一强国。 中汽协数据显示,中国申请的动力电池专利占据全球的74%,同时还是全球驱动电机最大生产国。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本月中旬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12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累计出口达152.6GWh。 在动力电池全球装机量TOP10企业中,我国企业占据六席,市场份额超过60%。 中国是锂电池第一强国 在外贸“新三样”中,锂电池出口表现也非常引人注目。 资料显示,中国的锂电池出口已经包含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 尤其是在欧盟和东盟地区,锂电池出口发展迅速。 欧盟进口中国锂电池,很大程度上源于欧洲的传统车企在推进新能源转型升级时,无法从欧洲本地电池企业获得足够的电池产品,而且中国锂电池产品物美价廉,这让欧洲车企纷纷增加进口。 中国锂电池企业在欧洲拓展业务的另一种方式,就是在欧洲当地建立工厂。 现在包括宁德时代等世界级的动力电池生产商,都已经在欧洲投产电池工厂。 至于东盟,在于中国各大车企已经把该地区视为最为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之一。 以泰国为例,2023年纯电动汽车累计销量超7.63万辆,较2022年激增6.66万辆,增幅达684%,纯电动车销量占比上升至12%。 泰国前十大畅销电动汽车中,除了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其余均是中国品牌。 另外,比亚迪、奇瑞汽车等相继宣布在泰国建厂,以生产纯电动汽车。 在这其中,哪吒汽车泰国工厂已于2023年11月投产。 随着各大中国车企进入东盟市场,动力电池出口也随之水涨船高。 据厦门海关统计,光是福建省2023年的锂电池出口就达到了1287.5亿元,同比增长49.5%,创历史新高,居全国首位。 其中,福建锂电池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353亿元,增长80.3%,对韩国、日本、墨西哥分别出口80亿元、24.1亿元、8.3亿元,分别增长108.7%、379%、198.7%。 光伏市场维持20%-30%增长 光伏也在外贸“新三样”中扮演重要角色。 有资料显示,2023年光伏电池的出口大概占到“新三样”出口总额的三成左右,即大约3000多亿。 如果从光伏产业链角度看,出口数据将会更加可观。 2023年,中国光伏硅片出口预计同比增长超90%;光伏电池片出口预计同比增长超70%;光伏组件出口预计同比增长超34%。 由此,2023年也被称为是中国光伏的“出海”大年。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光伏产业的出海,已经不仅仅是产品出口,而是通过在建立生产基地,以及与外资企业参股、组成联合体等多种形式,拓展海外市场。 从市场容量角度看,海外市场多年一直保持着20%左右的增速,目前海外光伏依然具有相当的增量空间。 上市公司晶澳科技在2023年10月末称,2023年全球市场需求会接近 400GW,2024年预计会有20%-30%的增长——这跟过去几年的市场增速趋同。 在业内人士看来,外贸“新三样”合计破万亿,体现我国出口质的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在“新三样”出口背后,其实反映了我国相关产业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并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转载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发布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内容的真实性。https://xibunews.com/h-nd-441.html
|
2024-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