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陈松蹊:建议将法定婚龄调至18岁,释放生育潜能2
发表时间:2025-02-24 18:55来源:西部时报 2月24日,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记者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松蹊获得其今年全国两会拟提交的提案,其中一份是《关于放宽人口生育约束、构建婚育激励体系的建议》。 陈松蹊指出,2022-2024年,中国年出生人口连续三年维持在900多万的水平。过去三年,我国总和生育率(TFR)介于1.02至1.08之间,仅为替代水平生育率的一半。出生人数的急剧下降将导致人口年龄结构失衡和劳动人口萎缩,加剧人口老龄化,也将削弱国家的生产、消费能力,进而影响整体经济动能。 近期,陈松蹊团队采用人口统计的队列要素法,在假定未来人口出生性别比和分年龄死亡率保持在当前水平的基础上,测算了三个总和生育率方案下到本世纪末的中国总人口数、年出生人数、年龄中位数、劳动人口规模以及老龄化率,并对外推出了《中国2025-2100年人口预测与政策建议》。三个生育情景分别为:总和生育率保持在2022年的1.05(中等生育方案), 10年线性下降到韩国2023年的0.72(超低生育方案),以及10年线性上升到1.31(高生育方案)。我国人口将面临出生人数骤减、劳动人口萎缩和严重超高龄化的挑战。 为避免超低生育模式发生,减缓中国人口将面临的严重结构失衡,陈松蹊团队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取消对家庭生育数量的限制。202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仅明确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建议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更名为“人口与生育法”,全面放开生育,以适应新时期人口发展的迫切需要。 第二,降低法定结婚年龄,提高生育人口基数。目前,我国男22岁、女20岁的法定结婚年龄,是计划生育时代的产物。中国的法定婚龄为世界最高,国际上普遍的法定婚龄不超过18岁。建议将法定婚龄调至18岁,以提高生育人口基数,释放生育潜能。 第三,推行生育激励政策,抓住2025-2035黄金窗口期。鉴于目前鼓励城市人口生育措施的收效低于预期,建议在全国(包括农村地区)推行更多样、更大力度的激励政策,如每月对每个儿童提供现金补助和医疗支持到一定年龄等。有些政策在城市效果有限,但在农村有望产生效果。2025-2035年,我国育龄女性数量将稳定在2.9亿人~3.1亿人,建议抓住这一黄金窗口期,开展激励政策试点、生育意愿统计调查与数据分析,制定针对不同人群的生育鼓励方案。 第四,促进人口增长会带来长期的消费和投资增长,也会创造更多发展机会。婚育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一个新生儿的抚养、教育、成长会带来多链条的消费需求,并产生持续的经济增长动力。建议各级政府在出台鼓励人群消费和耐用品的以旧换新之外, 也出台鼓励婚育,保持本地人口增长的措施。 第五,加大教育投入,提升人口素质和生育意愿。在人口下降的趋势下,只有通过全员生产率的提高才能保持经济总量、国民收入的增长。建议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制造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让优质教育资源向二、三、四胎倾斜,缓解家长焦虑,提高婚育愿望。 第六,增强对育儿家庭支持体系,营造家庭友好社会。完善儿童医疗保障体系,强化儿科医疗服务合理分布。加大对多子女家庭的资源分配,提供多子女家庭专项补贴和税收减免。建议设立家庭友好型基础设施,提高多子女家庭的社会荣誉感。 第七,做好人口数量时空分布监测预测,构建人口基础数据集。在人口数量变化大的时期,做好准确的人口数量时间和空间分布的预测,及时测度人口政策的效果,对制定有效的人口政策十分重要。 构建高分辨率人口时空分布的数据集将为各级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社会服务供给、企业投资和有效的商业模式布局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END 来源:经纬线工作室、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王宇豪 审核:溪溪 ![]() 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转载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发布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内容的真实性。https://xibunews.com/h-nd-4450.html
文章分类:
国内
|
2024-12-31
2025-04-03
2025-03-31
|